回到顶部

梧桐读书105~凯恩斯《通论》投资诱导

2017年12月16日 13:30 ~ 2017年12月16日 16:30

收起

活动票种
    付费活动,请选择票种
    展开活动详情

    活动内容收起

    梧桐二维码.jpg

                                  12月16日周六13:30—16:30

    第四编 投资诱导

    第十一章 资本边际效率

    第十二章 长期预期状态

    第十三章 利息率的一般理论

    第十四章 古典学派的利息率理论

    第十四章附录 

    朝阳门

    朝外men大厦C2座0712室

    有两种参加方式,一是提前阅读互动讨论二是直接来旁听


    咨询人申辰微信:shencnn

    申晨微信二维码1.jpg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下文中简称为《通论》)是一本划时代的经济学著作,它不仅改变了人们对资本主义运行规律的看法,也改变了经济学的研究方向,还改变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美国货币史》的作者弗里德曼作为货币学派的代表人物,对凯恩斯主义是持反对态度的,但弗里德曼对《通论》的评论是:“与奥地利学派自由放任的解决方法所形成的凄凉画面相比,凯恩斯对于萧条和正确治理政策的解释从英国剑桥传播开来,必然像黑夜里的一盏明灯。它提供了一种更为直接,更少痛苦和更加有效的预算赤字形式的治疗方法。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很容易被它吸引。”

    促使《通论》产生的直接原因是20世纪30年代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大萧条。在经历了近十年的高速增长后,世界经济几乎一夜之间濒临崩溃的边缘。首先崩溃的是金融市场,1929年10月24日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股价开始下跌,到11月中旬时已经下跌了40%以上,1933年很多公司的股票价格不到其高点的10%。股票价格的下跌严重影响了银行业的正常经营,致使超过5000家的美国银行倒闭。金融市场的崩溃很快波及到实体经济,大量企业倒闭,工人失业,产出下降。美国有1/4的工人失业,而总产值下降了1/2。其他国家的情况也与此类似,这激发了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国际贸易水平大幅下降,进一步加剧了危机的严重程度。

    危机对于资本主义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尤其是当德国和苏联并未受到波及时,资本主义制度开始受到广泛的质疑。《通论》的目的就在于解释危机的形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以恢复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信心。凯恩斯认为,为了应对危机,政府应当有所作为,而不能像传统经济学理论认为的那样,只承担保卫国家安全,提供司法公正,维护社会治安的守夜人角色。政府应该在经济危机中,积极干预经济运行,当经济走出危机后,可以逐渐退出干预,使原先的经济规律重新发挥作用。

    1930年,凯恩斯刚刚完成了自己的另一部著作《货币论》时,大萧条开始了。虽然《货币论》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从凯恩斯自己的立场来看,它是失败的,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受欢迎程度没有达到他的标准,更重要的是凯恩斯对其主旨不再满意了。危机爆发以后,凯恩斯果断割舍了与原来理论的关系,他尽了一生中最大的一次努力,凭借聪明才智,将其对经济危机的起因及应对措施的理论写成了《通论》一书。他宣称将领导经济学家们摆脱持续了150年的错误,进入新经济学的殿堂。凯恩斯热切的希望他的著作被学生和公众阅读,他说服出版社将这本400页的著作定价为5先令。 

    1.jpg

             凯恩斯认为资本主义的信徒通常是过度保守的,并且拒绝技术方面的改革,因为他们害怕这些改革可能是偏离资本主义的最初步骤,但事实上这些改革可能会加强,维护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如果加以明智的管理,在实现经济目标方面比现有的任何制度都更富有效率。因此凯恩斯面临的问题是设计一个经济管理模式,它应该尽可能地富有效率而又不会违背资本主义根本的生活方式。凯恩斯提出了总需求管理的模型,政府只要根据总需求的状况,采取扩张或紧缩性的政策,就能够消除或抑制经济波动。在这种情况下,自由放任的政策仍可以在微观经济水平上运行,因此,这些政策不是对自由企业的威胁,反而是他们的救星。凯恩斯理论推翻了资本主义的一个传统信条,即政府预算应当像一个精打细算的家庭一样平衡。这一观点可以追溯到经济学的奠基人亚当斯密。斯密认为,“在每一个私人家庭中属于精明审慎的行为,在一个广大的王国中也很少会成为荒唐愚蠢之举”。许多经济学家都承认扩大政府支出也许会在短期内奏效,但认为这并非长久之计,因为公共工程只会把储蓄和劳动力从私有部门分流出去。而且,公共工程的效率总是比私有部门低,因而,把储蓄和劳动力从私有部门分流出去,只会使局面变得更糟。而凯恩斯指出,通过缩减开支来维持平衡预算,将会加剧经济衰退,结果只会更加恶化。

    在《通论》出版后的短时间内,在汉森,萨缪尔森,克莱因等追随者的支持下,教授们开始讲授凯恩斯的消费函数,乘数,边际消费倾向,节约悖论,总需求等概念和方法。一种影响深远的学说很快成形。“二战”的来临对于凯恩斯主义获得权威地位起了重要作用。部分原因在于,对国家经济的统计手段比以往大幅改进,逐月了解经济的实际情况并作出相应政策改变成为可能。在战争的规模远远超过“一战”的情况下,英美两国的通货膨胀反而要轻微得多

    随之而来的50年代和60年代,凯恩斯主义达到了如日中天的地位。在这两个十年中,几乎所有西方国家都实现了比以往高得多的增长率,又同时实现了比以往任何时期更低的失业率,伴随战争结束的复员,并没有带来大规模失业的现象。此前受到严重破坏的国家,不仅迅速复苏,而且经济扩张的程度超过了英国和美国。虽然这些成果不能全部归功于凯恩斯理论,但是凯恩斯的政策对于这一时期的经济增长仍发挥了重要作用。

    经济学毕竟是讨论人和社会的学问,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进行控制良好的实验,没有一种经济学理论能够解释所有的经济学现象,凯恩斯主义在问世之后也一直受到各种各样的质疑。哈耶克在《通向奴役之路》中曾经警告:“只有当竞争畅行无阻,亦即只有当个别生产者不得不使自己适应价格变化而不能控制价格变化的时候,价格体系才能履行其功能”。当60年代人们对于中偏左的救治措施信任度下降时,也就为70年代逐渐放弃凯恩斯主义做好了准备。实际上,凯恩斯主义并没有提供一条可通向持续高速增长的途径,也根本不是为了提供这样的途径而设计的。凯恩斯主义在50年代和60年代确实造成了持续的高速增长,但它的真实目的在于避免失业现象,高速增长不过是其副产品。凯恩斯主要考虑的是避免再次出现大萧条那种资源浪费的悲惨情景。对于后来出现的高增长,他事实上是持怀疑态度的。正如《通论》所表达的那样,凯恩斯认为在一个富有的共同体中,资本的边际效率是注定趋于下降的,因为它的资本积累已然很庞大了,吸引进一步投资的机会所具有的吸引力较小

    凯恩斯主义对于中国人有特殊的影响力,2009年的四万亿投资可以说得上是凯恩斯主义最大规模的一次实践,而现在正在进行的供给侧改革,其实也可以算是对凯恩斯主义政策的一种反思。在今天,重新读一读凯恩斯主义的原文,有利于我们深刻理解宏观经济学,也能对实际中的形势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举报活动

    活动标签

    最近参与

    • 微信用户
      收藏

      (7年前)

    • 孙妍
      报名

      (7年前)

    • 刘海洋
      收藏

      (7年前)

    您还可能感兴趣

    您有任何问题,在这里提问!

    为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评价信息将在审核通过后显示,请规范用语。

    全部讨论

    还木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

    微信扫一扫

    分享此活动到朋友圈

    活动日历   03月
    26 27 28 2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免费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