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

张伟:上海之未来——晚清民国的集体想象|上海种子系列讲座

Fri, 12 May 2017 19:00:00 GMT+08 ~ Fri, 12 May 2017 21:00:00 GMT+08
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

Hide

Event Price
    Please select the order price

    第三方登录:

    More Details

    Event DetailsHide...


    此次讲座拟以百年前人们对上海这座大城市的未来想象为主题。

     

    分为四个部分:

    11910年,小说家陆士谔发表了一部幻想小说,想象在百年后,上海浦东举行了一届世界博览大会,为迎接这个博览会,上海发生了很多巨大变化,如跨越浦江建造的大桥、穿行地下的地铁等等。这一些当时人很难想象到的变化并非凭空而来。自1851年在伦敦举办首届世界博览会,以后数届世博会在巴黎、纽约、芝加哥、米兰等一些世界大城市相继举办,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不但在1851年就参加了伦敦世博会,而且参加了以后几乎所有世博会,并在媒体上进行了大量报道。陆士谔的幻想正是在此基础上诞生,巧合的是,百年后的2010年,上海正式举办了一届世博会,这一从科幻到事实的百年合拍,可谓美谈。

     

    21927年北伐胜利后,上海成为特别市,地位得到很大提升,撇开租界,谋求自身发展的的设想也开始提到中央政府的案头。“大上海计划”正是这一背景下的产物,体现了当时从上层到市民对上海这座世界大都市未来发展的美好想象。这一计划还被拿到世博会上展示,展现了政府的坚定信念。由于抗战的爆发,“大上海计划”只实现了一部分,但这也足以给上海“黄金十年(1927-1937)”留下了一个鲜明的时代痕迹。

     

    320世纪30年代,上海已经成为远东最大的都市,人们对她的未来发展有着种种不同的想象,反映在各种文章当中。这也引起了当时最大的两家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的注意,几乎同时,他们各自在自家影响最大的杂志——《东方杂志》和《新中华》上发起了相类似的征文,《东方杂志》以“梦想的中国”为题,《新中华》以“上海的未来”为题,应征者十分踊跃,既有著名人士,也有普通市民,反映了大家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剖析这两次征文,对了解当时人们的普遍心理和分歧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

     

    41938年,新华影业公司出品了一部科学幻想影片《六十年后上海滩》,由杨小仲导演,韩兰根、刘继群等主演。影片幻想的六十年后的上海,出现了人体冷冻、气候控制、机器人、视频对话等等超越当时人想象的情景,以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视为“胡闹影片”。科幻影片在中国电影史上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在这个意义上,这部《六十年后上海滩》可谓十分难得


    时间:2017.05.12 19:00-21:00

    地点:上海市浦东新区芳甸路1108号远景之丘(近喜玛拉雅中心,地铁7号线花木路3号出口)

    主讲人:张伟




    张伟简介

     

    张伟,浙江镇海人。上海图书馆研究馆员,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兼职教授。从事近代文献整理与研究逾三十年。著作有《满纸烟岚》、《都市。电影。传媒---民国电影笔记》、《遥望土山湾-追寻逝去的文脉》、《西风东渐-晚清民初上海艺文界》、《风起青萍-中国近代都市文化圈》、《晚清都市的风情画卷-上海小校场年画从崛起到式微》等十余种;并主编《历史记录:中国与世博(1851-1940)》、《中国近现代话剧图志》、《上海图书馆藏历史原照》(上下册)、《中国现代电影期刊全目书志》、《中国木版年画集成-上海小校场卷》、《民国时期电影杂志汇编》(167卷)、《笔墨长城-宣传画里的中国抗战》(三卷本)等图文书籍多种。策划有《记忆电影》、《老电影老上海》、《近代上海城市文化》等大型电视节目。现任中华文学史料学会理事、徐家汇历史文化学会秘书长、上海图书馆学会学术委员会专门文献委员会副主任等。

     

    2017年2月11日美国加州伯克利讲学留影.jpg




    “过去的未来”系列讲座简介


    本雅明曾谈到犹太文化对时间的未来维度的特殊呈示方式,经文和祈祷在回忆中指导着被禁止直接研究未来的犹太人,对他们而言,时间的分分秒秒都可能成为弥赛亚侧身步入的门洞(《历史哲学论纲》)。在现代社会,对未来的面向俨然成为一个思想座架,无论是十九世纪以降强大的单线进化时间观,无论是社会文化意义上的乌托邦还是反面乌托邦,都或隐或显地指向了这个时间刻度。

     

    被认为一向敬天法祖的中国人自近代以来又是如何把握这个未来?从晚清的《新中国未来记》、《月球殖民地小说》,到《科学家谈21世纪》、《小灵通漫游未来》,未来不仅是纸面上的奇谭,她还通过图片、电影、机器、建筑-城市构造……等种种有形的样式被给予中国人。

     

    这已然过去的未来,不仅是过去,还将经由我们形塑着未来。

     

    本系列演讲,由同济大学人文学院的汤惟杰教授策划,将约请陈建华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陈子善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张伟研究员(上海图书馆)、顾铮(复旦大学)、姜庆共先生(著名设计师)等沪上知名人士,通过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上海种子计划的讲坛,细数中国近代以来各领域知识分子对未来世界的构想/幻想/臆想,与你分享他们在历史中打捞的过去的未来




    Event Tags

    Recent Participation

    Perhaps you'd be interested in

    Question

    All Questions

    Haven't posted any questions yet, grab a sofa!

    OrganizersMore

    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

    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

    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前身为创建于2005年的上海证大现代艺术馆。主馆由世界著名建筑师矶崎新设计,做落于上海大浦东人文核心地块喜玛拉雅中心内,是一个从事艺术展览、教育、收藏、研究与学术交流的民营非营利性艺术机构。从成立以来,始终以开放的姿态和前瞻性的视野,在当代的社会语境下探索美术馆的新模式,发掘新兴

    WeChat Scan

    Share to WeChat→

    Event Calendar   Apr
    M T W Th F Sat Su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