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Art+Tech | 算法与艺术:智能的飞地与认知的自留地

2020年11月22日 14:30 ~ 2020年11月22日 16:30

收起

活动票种
    付费活动,请选择票种
    展开活动详情

    活动内容收起

    Art+Tech | 算法与艺术:智能的飞地与认知的自留地

    嘉宾:费俊,高峰,颜晓东,张文心,谭骊

    学术主持:龙星如

    时间:2020年11月22日(周日)14:30-16:30

    地点:余德耀美术馆玻璃厅三层

    语言:中文/英文

    费用:免费

    如何观看:

    1.线下:现场人数限150-200人。预约成功的观众请提前15分钟签到、排队入场。

    2.线上直播平台:Zoom(直播语言为英文)

    会议ID:844 0823 2911

    会议密码:286106

    3.在艺直播(直播语言为中文)

    WechatIMG147.jpeg

    长按识别小程序码,即刻收看

     

     

    关于讲座

    AI在未来会完全取代艺术家或者设计师吗?

    运用AI技术完成的作品是否可以被称之为艺术?

    艺术家该如何回应这种可见的趋势?

     

    在《人工智能美学》(AI Aesthetics)中,列夫·曼诺维奇(Lev Manovich)写道:“人工智能的初始愿景是‘认知的自动化’。今天,人工智能开始扮演关键的文化角色,这包括它越来越影响着我们的决定,行为和想象。”智能系统是如此广泛而有时深刻地镶嵌进今日的社会,2020年的疫情期间,许多人工智能模型开始“失效”,也恰恰是因为实际社会的数据开始和训练数据出现了巨大的偏移。

     

    随着2015年德国西奥综合神经科学研究所在arXiv.org 展示了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机器学习通过对艺术家作品的“训练学习”,“绘出”具有艺术家典型风格的画作的研究成果;2016年微软公司开展了“下一个伦勃朗”项目;2017年AI程序“微软小冰”出版了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而在2018年的佳士得Prints&Multiples拍卖会上,一幅Edmond Belamy肖像的AI作品以高价起拍,但不久之后,《连线》杂志的科技记者用一周的时间便“自学成才”地创作出了高度相似的作品。值得注意的是,关于人工智能和艺术的讨论极少在“艺术内部”进行,或者说,在艺术系统内部发生的与人工智能的交叉案例,是上文所述的,被人工智能所绞缠的“文化决定,行为和想象”的投影。

     

    在AI创作刚兴起的几年,被称作“风格迁移”的技术被大量使用。风格迁移通过用深层神经网络,对源文件进行再创作或样式混合,这有助于算法理解和复制已有的图像世界。而随着新技术的日常化,它开始被衍伸为一种新的审美范式。需要警惕的是将神经网络猎奇式的使用,这种使用的背后往往是转译的闭环,即从输入到输出的过程中,是信息的接续转译,创作者若未将反思或异质性引入,也就与艺术创作创新的核心背道而驰。

     

    下一个阶段,人工智能在艺术创作方法论的层面起积极作用,从控制与预测到感知与生成,从拟人的工具慢慢转变成创作者的伙伴。人工智能研究人员通过尝试从头构建智能系统来思考智能的本质。这与艺术创作者在媒介中思考媒介本质,在创作者思考自身本质相类似。艺术家科林·戈德伯格(Colin Goldberg)用《科技表现主义者宣言》(The Techspressionist Manifesto)来概括他作品背后的理念,“没有什么东西是真正由计算机生成的”他坚信,“写代码的一直是人的大脑”。同时,通过对人工智能领域的了解,艺术创作者得以愈发明晰语言的场域和象征的领域之间相互映射的关系。人工智能与艺术创作者的理想关系从创作过程来看,人工智能艺术突显其“非媒介性”,从创作主体特征来看,人工智能艺术是“互动共生”的结果,从创作意图来看,其主要探索艺术的“创造性”问题,也可称为“观念艺术”,两者的关系在挑战与震荡后相互渗透。

     

    在经历了工具民主化和“观念”地位的重建,对数据集本身的意识形态和偏见也被许多艺术家纳入讨论范畴,《撒谎的索菲亚和嘲讽的艾莉克莎》(Lying Sophia & Mocking Alexa)的参展艺术家凯特·克劳福德(Kate Crawford)、菲利普·施密特(Philipp Schmitt)等分别在AI Now Institute,博古睿研究院等机构开展关于人工智能伦理相关的课题研究。

     

    或许至今仍然处在充满争议状态的,是关于人工智能对于“创造力”“认知”乃至“心智”这些通常被视为人类“自留地”的领域究竟能推进到何种程度的讨论。认知科学家玛格丽特·博登(Margaret Boden)在《AI:人工智能的本质与未来》中曾提出过“探索”“组合”和“变革”三种类型的人类创造力,前两者相对而言容易被机器摹写,而最后一种像是水突然从液态转变为液态的物理学相变。博登进而引述被称之为“延展心智”的一种相对不极端的哲学,它倡议一种“融合到心智概念中”的技术,并将心智分散到世界,涵盖依赖它的认知过程。人作为有机生命,思考时面对的是一片直觉的场域,而无机的人工智能不具备感受质,以比特为单位进行智能运算,这是否意味着人工智能的自创生天然以模仿有机生命为前提?随着人工智能不断地复杂化以及人机耦合的发展,无机智能也许会成为有机生命体的新皮层,而为“延展心智”提供更充分的可能。

     

    本周,余德耀美术馆特别邀请在艺术与科技有深入研究的学者:中央美术学院费俊教授、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博士后高峰、独立策展人颜晓东、艺术家张文心和余德耀基金会副总监谭骊作为对谈嘉宾,由策展人龙星如主持,围绕神经网络作为“艺术风格”的炒作与启发,人工智能对艺术创作方法论的影响,人工智能的自创生以及机器能否摹写(Resemble)天性,以及“延展心智”等议题展开对话,探讨正当艺术与科技的结合已然成为全球新趋势的时代,作为个体如何以艺术与科技的跨学科方式成为这个碎片化世界的强链接者?并分享学界关于“艺术与科技”的最新论述,以期对其未来的创新模式作出新的回应,引发进一步的思考。

     

     嘉宾简介


    费俊2.jpg

    艺术家、设计师、教育者 | 费俊

    毕业于美国阿尔弗雷德大学(Alfred University)电子综合艺术专业并获得硕士学位。现任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艺术与科技方向教授、博士生导师,某集体交互媒体创意总监、曾任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数码媒体工作室主任,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联合策展人。他以艺术家、设计师和教育者的多重身份从事艺术与科技研究、教育与实践,他的艺术实践主要关注由虚拟和实体空间的共同构建的混合空间。他的艺术及设计作品曾在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国家馆等国际展览和艺术节中展出,并荣获了德国IF设计奖、红点设计奖、德国设计特别奖和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大奖等荣誉。


             高峰.jpg

    教育者 | 高峰

    高峰,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博士后,现为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青年教师。2007年获得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计算机科学学士学位,本科毕业设计工作为人工智能领域计算机人脸表情识别技术。2018年获得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主要以人工智能前沿技术研究探索计算机科学与绘画艺术交叉领域。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科技与艺术交叉学科,探索人类未来生活中人工智能技术在安防、医疗健康、教育、艺术等领域的应用。其多篇论文发表于国际顶级多媒体会议ACM Multimedia、IEEE会刊、国内核心期刊《计算机学报》等,相关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中国美术家协会、雅昌集团等单位。


           颜晓东.jpg 

    独立策展人 | 颜晓东

    自2006年起曾先后任职于:上海当代艺术馆(MoCA Shanghai)、上海电子艺术节(Shanghai eArts Festival)、香港录映太奇(Videotage)、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Chronus Art Center)、上海喜马拉雅美术馆(Shanghai Himalayas Museum)以及由该馆发起主办的“上海种子”项目(Shanghai Project)。目前,他以独立策展人的身份工作、生活于上海。

     

         张文心.jpg

    艺术家 | 张文心

    1989年出生,2013年毕业于加州艺术学院,获艺术硕士学位,现主要工作、生活于杭州。她曾于杭州想象力学实验室、广东美术馆、旧金山ATA Gallery和多伦多Inter Access举办个展。她运用录像、电脑动画、摄影与装置,并综合写作与音乐,建构以过程为导向的知觉体验,亦常常由日常经验绵延出对时间与超验的思考。

          谭骊.jpg

    副总监 | 谭骊

    谭骊,余德耀基金会的副总监。本科毕业于斯坦福大学艺术史专业,硕士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批评与策展研究专业。曾供职于“上海种子”项目研究及展览部。“上海种子”由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2016年启动,是壹个大型的跨学科创意平台。“上海种子”的工作经历、早期在纽约国际摄影中心和MOMA策展部门的工作经历让她意识到艺术机构在中国语境中的重要性及其创新潜能。

     

           龙星如.jpg

    学术主持 | 龙星如

    龙星如(Iris Long),策展人,写作者,中央美术学院科技艺术方向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普适运算与数据充斥的时代语境下,艺术创作与数据环境及技术的关系,并在中央美术学院开设数据艺术课程。

    译《重思策展:新媒体后的艺术》并获第十一届AAC艺术中国年度艺术出版物提名;第一届IAAC国际艺术评论奖英文入围评论者;策划展览包括《撒谎的索菲亚和嘲讽的艾莉克莎》(Hyundai Blue Prize策展人奖),今日美术馆第三届未来馆《机器人间》;联合策划上海明当代美术馆《脑洞——人工智能与艺术》,上海UN Art Center开幕展《可善的陌生》和《潜在故土》。2019年担任ISEA电子艺术研讨会国际评委。2020年担任计算机图形学会议SIGGRAPH ASIA艺术板块国际评委。

    她的研究工作发表于德国ZKM媒体艺术中心“艺术与人工智能”会议,香港城市大学运算媒体艺术国际论坛(ISCMA),韩国国立现代美术馆(MMCA)国际策展人论坛,英国格林威治大学数字人文与艺术研究国际论坛,ISEA电子艺术研讨会等。

    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艺术评论硕士,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士。



    举报活动

    活动标签

    最近参与

    • 子淇 Mia
      报名

      (4年前)

    • Tommy
      收藏

      (4年前)

    • NIKO
      报名

      (4年前)

    • 共剪窗烛
      报名

      (4年前)

    • xmy
      报名

      (4年前)

    • eboy
      报名

      (4年前)

    您还可能感兴趣

    您有任何问题,在这里提问!

    为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评价信息将在审核通过后显示,请规范用语。

    全部讨论

    还木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

    活动主办方更多

    余德耀美术馆坐落于西岸文化走廊,东临滨江的龙腾大道,北依丰谷路。

    余德耀美术馆坐落于西岸文化走廊,东临滨江的龙腾大道,北依丰谷路。

    余德耀美术馆坐落于“西岸文化走廊”,东临滨江的龙腾大道,北依丰谷路,由原龙华机场的大 机库改建而成。总面积9000多平米的建筑中,老机库改建的主展厅就占了3000多平米,其特有的 巨大空间与张扬的结构感,与余先生以装置为主的藏品相得益彰。

    微信扫一扫

    分享此活动到朋友圈

    免费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