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陈少明:“社会世界”的时空问题 | 大学与当代学术第③期

2020年12月27日 15:00 ~ 2020年12月27日 17:00

收起

活动票种
    付费活动,请选择票种
    展开活动详情

    活动内容收起


    现代时间是被”发明“出来的,而不是被”发现“。在“前时间”时代,人类的时间是“政治时间”“教会时间”,时间被发明前后,是两个绝然不同的世界,现在的人类已经无法想象前时间的世界;而时间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对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无法估量的影响:没有精密计时技术、发达的测度时间,科学不会出现,也催生不出有序、高效的近代社会。刘易斯·芒福德在20世纪总结道“当今工业时代的核心技术是钟表,而不是蒸汽机。” 

    但今天,我们不是要来梳理“时间”(或者说钟表和时间度量规则)的发明历史,而是邀请诸君从哲学入手,思考时间和空间。


    在何时我们能明确感知到时间和空间?后者可能更简单容易,用现象学的观点,一个自然对象是直接“被给予”的,能被经验观察到,且在感性经验中被赋予了现实性,正如你看电影,电影画面、声音和周围的一切就是如此显现的。但是,我们能说,这同样也是“时间”的显现方式吗?答案是否定的。一个常见的表现时间的电影手法是,将空镜头对着静物或开放的大场景,然后定格十几秒,在这十几秒里,没有任何语言提示,而观影者能感受到“时间的流逝”。现实生活中我们还有一个体验时间的方法,那就是“无聊”。


    当时间和空间结合起来,是否又是另一种概念呢?经过多年来学者们在哲学、社会学、自然科学等领域的努力,关于“时空”的理论已经有了更为细致的研究。其中,哲学可以说是关于精神生活的具体实践。一般会认为,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但什么是“世界”呢?我们日常生活中并不陌生的“精神世界”概念,究竟是什么意思?它和现在说的“时空”有什么联系?


    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经典与解释”教学与研究学者陈少明指出,中文的“世界”虽然与world指称相同,但含义有别。“世-界”这两个字,实际上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时间-空间,以及对在其内发生的事件和诠释。这是“自然”意义上的、也是本源意义上的“世界”概念。“自然世界”(时空)是我们理解世界的前提,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万物在之中显现,生命在其中孕育,人类以此为身体活动和维持生命的场景。依靠身体对事物的知觉,对时空的感知也得以可能。


    然而,虽则世界的“世”与“界”蕴含着时与空的结构关系,但世界不叫“时空”,这就意味着世界不是自然现象。模拟“自然世界”的概念,我们也发明了“社会世界”概念。“世”以生命周期为尺度,“界”则表达人对空间的分割与运用。其中社会空间包括身体、组织与观念多种层次;社会时间则既是人类行为的协作安排,也提供从生命周期结构出发的社会变化观察。世界就是人类在自然时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时空。对它更深入的理解,必须深入到精神世界。


    “社会世界”在空间关系上有何内在涵义?精神是如何“占据”“把握”空间的?“意识”“精神世界”这些常用语言究竟指的是什么?精神世界的构建过程是怎样的?理解“精神世界”的本质,对于我们提高精神生活质量,又有哪些启发?本周日下午,来学而优书店听一场硬核又不失通俗性和趣味的哲学讲座,陈少明教授将用实在的语言而非抽象原理来具体展示哲学作为思维工具的妙处,也将是对回答“哲学能做什么”这一问题的全力尝试。


    活动信息


    陈少明

    主讲人

    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长江学者,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从事中国哲学、“经典与解释”的教学与研究。出版有《齐物论及其影响》、《经典世界中的人、事、物》、《做中国哲学》及《仁义之间》等著作多种。



    「大家讲堂·大学与当代学术第③期」

    “社会世界”的时空问题


    -时间-

    2020年12月27日(周日)

    下午15:00


    -地点-

    学而优书店4楼多功能厅

    (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93号)


    -主讲人-

    陈少明: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长江学者,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


    -合作单位-

    联合主办:学而优书店、南方都市报、广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

    协办:北大博雅讲坛


    推荐阅读


    《齐物论》及其影响

    陈少明 / 商务印书馆 / 2019-8
    定价: 56

    本书是作者在其博士论文《〈齐物论〉及其影响》基础上扩展而成的专著。书的内容是围绕着《庄子•齐物论》的主旨及其影响史展开的分析,问题包括:一,对《齐物论》文献问题的澄清,确定其作为《庄子》核心篇章的地位;二,《齐物论》的主题分析,在前人齐“物论”,齐万物的基础上,增加第三层意义齐物我;三,探讨“齐物”三义在《庄子》内外篇中的影响及扩展;四,研究魏晋、明清及现代三个时期对《齐物论》解释的不同特色及相关的思想背景;五,就《齐物论》的解释史引申某些解释学问题。可以说,本书是通过经典文本的解释史,研究经典思想的传播及再创造机制的重要案例。


    举报活动

    活动标签

    最近参与

    • 4444R
      报名

      (4年前)

    • fayelism
      报名

      (4年前)

    • 津津有味
      报名

      (4年前)

    • 铎_尔淳
      报名

      (4年前)

    • www
      报名

      (4年前)

    • Edelweiss
      报名

      (4年前)

    您还可能感兴趣

    您有任何问题,在这里提问!

    为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评价信息将在审核通过后显示,请规范用语。

    全部讨论

    还木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

    活动主办方更多

    微信扫一扫

    分享此活动到朋友圈

    活动日历   04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4 5

    免费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