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Frank Havermans——艺术如何捕捉城市

2020年1月11日 15:00 ~ 2020年1月11日 17:00

收起

活动票种
    付费活动,请选择票种
    展开活动详情

    活动内容收起


    主题:

    艺术如何捕捉城市


    主讲:

    弗兰克·哈弗曼斯(Frank Havermans)是来自荷兰的艺术家,于2006年获KAPKAR/TAW-BW5860木材建筑奖,2007年获荷兰建筑建筑奖荣誉提名,2015年入围密斯凡德罗奖,2017年入围密斯凡德罗奖,2018年提名 Nijmegen建筑奖,创建荷兰乡村未来主义展馆。


    时间:

    1月11日下午3:00-5:00


    地点:

    深圳大鹏所城赖恩爵振威将军第(可于文末了解交通出行建议)


    指导单位:

    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组委会 

    深圳市大鹏新区管理委员会


    主办单位:

    深圳华侨城东部投资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

    深圳华侨城鹏城发展有限公司 

    上启艺术 

    打边炉


    相关展览介绍:

    2019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大鹏所城分展场由大鹏所城和较场尾两个片区构成,展览主题为“时间之海”。由杨勇策展,上启艺术团队执行。(探索大鹏所城,畅游“时间之海”



    活动免费,需扫描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报名




    讲座概要


    在艺术家弗兰克·哈弗曼斯(Frank Havermans)的创作中,他时常从建筑师的身份出发,经过对城市环境的调研、梳理,由此提取城市特点进行再创作。这些建筑的空间/装置用材基本以木料和建筑金属为主,糅合了他的观察,通过未来主义建筑元素的转化,组成挑战既有空间的混合新形态。


    在自述中,弗兰克·哈弗曼斯(Frank Havermans)提到:“我们总能在老旧的社区和自我组织的互动当中不断地学习、发掘更深层的价值。今天的城市如此庞大,且以极快的速度扩张着,拔地而起的混凝土结构却似乎完全忽略了人在其中所能发挥的作用。我的作品算是对城市改变的倡议吧,这些混合的形态,以一种更丰满也更具挑战意味的建造方式,或许能在改变我们观看、对待周遭环境路径的同时,也为现代都市提供了更加多元且宽泛的人文尺度。”


    在弗兰克·哈弗曼斯(Frank Havermans)的作品中,有如下几大主题始终贯穿着他的思考及创作:


    人与城市、建筑空间之间的关系。

    我们的景观如何关联城市的肌理?

    临时性艺术是什么?它是如何影响公共空间的?

    在当代语境下,我们能够如何演绎和利用文化遗产?

    在各地城市不同的肌理中,以自己的立场捕捉其特点,并对其进行再创作。


    本次分享会,弗兰克·哈弗曼斯(Frank Havermans)将在这几个主题之上,通过数个他过去参与的项目,详细介绍他对环境的调研分析方法,设计概念的成型、制作、安装,以及其作品落地后如何发挥它自身空间设计的作用,并以此在分享中逐步清晰化他看待环境的方式。





    2019UABB 大鹏所城分展场参展作品及自述


    ↑ KAPKAR / DP-4B,2019年

    (图片由上启艺术提供,拍摄:墨轩)


    深圳特区成立于40年前,而此前此地已有百年历史,这部分历史应该更好地成为这座科技之都的一部分。因此,我认为大鹏应该作为开启深圳历史意识的锚点。这座围村离海边度假胜地只有几步之遥,却与海边现代化的建筑群落行成鲜明的对比。


    KAPKAR / DP-4B(《混合建筑》)是一座结合了大鹏所城当地特色作为起点元素设计而成的雕塑。作品对当地的建筑特色作了全新的诠释,将其中三大元素——大鹏粮仓的扶壁,中式建筑层层叠叠的木质结构以及随处可见的人字形屋顶融为一体,形成了具有未来主义特点的外观,雕塑颜色使用的是橙黄,与古朴的环境相得益彰。传统的元素通过全新的诠释重新融入到当前的建筑环境,展现出当地建筑文化完全不同的一面。


    在功用方面,过往游客还可以把雕塑作为凉椅使用。到了晚上,该物件像灯塔一样在黑暗中发出柔和神秘的灯光。





    过往作品自述 


    ↑ SECRET OPERATION 610,2013年

    Photo by Michiel Cleene)


    这是一个位于荷兰前空军基地的项目,我们受委托为飞机掩体设计一个临时性的介入空间,以便一些小团队可以在此工作。考虑到一座遗址在景观上的重要性,我们决定建造一个可移动的工作场所,它甚至可以在整个空军基地四处游荡,为废弃的建筑物和机场跑道带来新的内涵。



    ↑ KAPKAR/ ZM-S*B3-JH,2017年

    (Photo by René  de Wit)


    我在荷兰一个小镇美术馆完成了这个装置项目。几十年间,这座小镇饱受着煤矿工业消失的影响,不仅是工业结构被打破,相关的建筑物也几乎被悉数拆毁,人们已经很难在城市的角落中找到和这段重要历史的关联。因此,我在作品中借助了本地工程师绘制的建筑图像,试图创造一种新的身份。最后在美术馆建筑的外部悬挂起这一装置,该建筑本身就是荷兰现代建筑的典范,而我的作品亦成为了一座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



    ↑ TOFUD# BANG BANG,2016年

    (Photo by Carlo Antoni)


    这是我在重庆参加器·Haus空间艺术驻留项目时创作的雕塑作品和照片。在重庆,“棒棒”工人们用他们的竹制扁担和绳索,着实地扛起了“山城”的货物运送。在重庆向着超大型城市急速转变过程中,坚毅的“棒棒”们就像是锁链一般,成为了城市不同功能形态的连接、作用点。但同时,这座城市在建造时是否也如此影响着居住者?城市又是否能够正视、乃至欣赏的这一层面的价值?



    ↑ KAPKAR/ WVA-6F,2012年

    (Photo by Frank Havermans)


    香港是一座城市结构相当密集的城市,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可以在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里挖掘出那么多不同的演绎空间。香港的身份特质并不只存在于那些摩天大厦,在街角成千上百的密集摊位中、在城市特有的标识中、在大楼不同形态的建造叠加中,我们总能在街道上看到香港城市结构的另一面。在这个项目中,我将这些元素融合进我的雕塑之中,还与楼下临街的一家五金店合作,只使用在街道中寻常的材料(像是角钢和瓦楞纸),整个2012年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UABB)期间,这个“生物”一般的雕塑都被放置在展览空间的天台上。



    ↑ TOFUD# AMSTERDAM ZUIDAS,2010年

    (Photo by Ron Zijlstra)


    在阿姆斯特丹金融区艺术驻留五个月的调查期间,我发现尽管这个“新区”地理位置上位于市中心,它的建筑肌理却和这座城市其它区域的完全没有形成关联。我想象当人类像阿姆斯特丹一样,几百年间一直住在同样的建筑物中,我们的城市会发生什么?这个项目,我综合了前往其他世界大城市的经历,在街区当中创建一个虚构的城市,它可能是乌托邦式的,也可能是反乌托邦式的。我们无法预测未来,但我想,如果一百年前的人类想象现在的城市会是什么样子的时候,或许他们反而不相信来自一百年后的“你”的回答。





    艺术家及工作室介绍




    弗兰克·哈弗曼斯(Frank Havermans)工作室1999年创立于荷兰,一直致力于新城市发展的探索研究,构造未来框架。工作室的研究领域分为两个模块:从建筑概念出发设计的KAPKAR(建筑角度),和从城市化角度出发思考创作的TOFUD(城市化角度)。


    其作品灵感源于对建筑空间、城市动态、重力学及形态学的融合之美的构想。哈弗曼斯(Havermans)提出了建筑艺术“战略性干预“理念,并将其同时运用于在自发的研究项目及委托项目之中。哈弗曼斯创立了过渡性的空间模块,这些过渡空间由试验性的建筑装置、家具、城市思考模型、甚至楼宇构成。而这些模块在他们所处的建筑语境中,在空间性和社会性的考量上,都扮演了“战略性干预”的角色,他们的功能类似于过渡性物件。他的建筑创新理念贯穿于这些模块的使用中,可视为是对城市和建筑学发展变革的新构想。






    交通指引




    2019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

    大鹏所城分展场



    打车导航位置:大鹏所城游客服务中心,到达后按地图或手机导航步行前往大鹏所城赖恩爵振威将军第。



    自驾车导航位置:大鹏所城P4停车场,到达后可按地图或手机导航步行前往大鹏所城赖恩爵振威将军第。


    公共交通指引:

    乘E11、E26、818大巴→大鹏中心1站,步行至大鹏中心2站→转M471路/M457路→大鹏所城站,到达后可按地图或手机导航步行前往大鹏所城赖恩爵振威将军第。













    举报活动

    活动标签

    最近参与

    • pollee
      报名

      (4年前)

    • Steven
      收藏

      (4年前)

    • 披头不九
      报名

      (4年前)

    • 十四月
      报名

      (4年前)

    • 爱琳
      收藏

      (4年前)

    • 海慧
      报名

      (4年前)

    您还可能感兴趣

    您有任何问题,在这里提问!

    为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评价信息将在审核通过后显示,请规范用语。

    全部讨论

    还木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

    活动主办方更多

    打边炉DBL

    打边炉DBL

    《打边炉》(DBL)由编辑、艺术评论人钟刚于2015年3月在深圳创立。 作为艺术媒体,《打边炉》坚持“立足地方、独立发声”的编辑方针,聚焦艺术的现场及其文本,迄今已推出“吹水史”、“空间论”、“村角亭”(与UABB合作)、“三个问题”、“DBL评论”、“做展览”等多个持续性的、具有传播口碑的栏目及项目。《打边炉》是2017年珠三角地区两大展览(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和广州影像三年展)唯一共同的“特约新媒体合作伙伴”。 作为策划机构,《打边炉》与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深圳满京华美术馆、东莞21空间美术馆、Ole'精品超市、广州设计周合作推出多个线下论坛及沙龙。其中,由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与《打边炉》共同策划、主办的“日常连接与艺术主张:艺术自媒体论坛”、“艺术家在田野:珠三角工厂考察”(东莞21空间美术馆合办),连续获评“全国美术馆优秀公共教育项目”。

    微信扫一扫

    分享此活动到朋友圈

    免费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