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北京户外 2.4【徒游北京】——胡同之门钹 门簪 门钉之(鲁迅博物馆+历代君王庙+白塔寺)

Sun, 04 Feb 2024 09:30:00 GMT+08 ~ Sun, 04 Feb 2024 15:00:00 GMT+08
51旅行俱乐部

Hide

Tickets
    Please select the order price
    More Details

    Event DetailsHide...



    报名后联系主办方  18510565783同微信

    报名后联系主办方  18510565783同微信

    报名后联系主办方  18510565783同微信



    徒游北京文化系列活动:

    18.更多徒游活动不断更新——官网http://51lxhw.360jlb.cn/复制查看

    推荐线路图:(路线均为攻略路线)

    老北京小巷统统称为“胡同”。那么“胡同”这个称呼究竟是怎么来的呢?在北京这块地方,最早作为京城是在元代。那时候北京叫“大都”。我们知道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而“胡同”一词,其实是蒙古语的译音,也就是街巷的意思。后来“胡同”这种提法在北京老百姓当中已经约定俗成,所以就一直流传了下来。也有人说因为北方游牧民族称为胡人,所以称为胡同。


    图片




























    源于大家对胡同的喜爱,对北京的热爱,对文化的痴迷!

    此次活动范围是阜成门一带的:

    宫门口二条(鲁迅博物馆)——青塔胡同——北玉带胡同——宏大胡同——宫门口四条——七贤巷——东教胡同——东弓匠胡同——宫门口五条——福绥境胡同——宫门口三条——宫门口二条——宫门口横胡同——宫门口头条——宫门口西岔——西廊下胡同——安平巷——中廊下胡同——东廊下胡同——大茶叶胡同——小茶叶胡同——庆丰胡同——苏萝卜胡同——白塔寺东夹道——妙应寺白塔——历代君王庙。

    图片

    进入宫门口二条,便见到一个院,门口赫然写着:鲁迅博物馆。博物馆内既有鲁迅大量手稿、生平史料、藏书、藏画以外,还有藏碑拓片、古代文物、友人信札等重多文物藏品,非常值得一看。

    鲁迅先生作品有:《呐喊》《阿Q正传》《狂人日记》《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图片

    当年鲁迅先生在三味书屋学习时家道中落,父亲患病  经常去药房买药上学迟到,因此在课桌上刻“早”字,以期永不迟到,桌子上刻字原来是鲁迅先生发明的,后代学生争相效仿。我们小时候的课本上都有这个记载。

    小时候谁干过这个事?学习桌上了刻上字,有为纪念,有为分割线,特别是男女同学之间。


    图片

    图片

    图片






















    鲁迅先生一些名言,让大家至今耳熟能详,永远不能忘怀: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绝望于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鲁迅先生一生:绍兴城——三味书屋——平桥村——南京水师学堂——江南矿路学堂——东京弘文学院——仙台医专学校——杭州师范学堂教员——绍兴中学堂教员——教育部——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盟主。下图为鲁迅先生绝笔。

    图片

    鲁迅故居位于阜成门内,是鲁迅先生亲自设计改建的一座四合院,也是鲁迅在北京生活的最后一处住所。鲁迅博物馆就是在鲁迅故居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图片


    图片

    图片

    门钹 由铁或铜所制,装饰在大门的左右各一个,成对称位置,其形状类似传统民乐中的“钹”,称为“门钹”,也似防雨戴的草帽,所以也有人称之为扣在门上的“铁草帽”,也有人称作门环。

    图片

    图片


    中国古代女性梳妆打扮时喜欢在发鬓上簪花戴钗,在建筑上也是一样,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的大门上一般都会有固定的构件,这种构件大多是两枚或四枚,由于这种构件与女性头发上佩戴的发簪相似,故称之为“门簪”。

    门簪的数量,通常与社会等级地位息息相关,如广亮大门、金柱大门这些社会等级高者家的门上均有四颗门簪,而社会等级较低的如意门的门上只钉有两颗。

    门簪的造型也多种多样,有方形、长方形、六角形、八角形、菱形等,上有花纹图案用作装饰,多是四季花卉为主,也有常见的吉祥如意、天下太平、福禄寿德这样寓意吉祥的图案,体现了中华文化深远的内涵。

    图片



    门钉有几个作用,一是装饰,一是代表等级,再一个起加固作用。最早的门钉只起加固门板的作用。由于一扇大门往往要由若干块板子拼起来,时间一久容易散开。为了避免散落,就在门板里穿上带,又怕带不结实,于是再用门钉加固。后来门钉做得越来越整齐,横竖成行,钉子的数目也就成了等级的标志了。由于皇家建筑体量大,门也大,需要门钉的路数也多。通常皇家竖九路、横九路,亲王七路乘九路,王府七路乘七路,再往下就是五路乘五路。

    图片

























    无从考证的三清观


    图片




















    古志记载:白塔寺附近有黑塔寺也叫弘庆寺、青塔寺也叫永福寺。

    后来青塔寺既无塔,也无寺,独有碑可考。

    如今青塔胡同既无塔,也无碑,更无寺庙,惟有密集人家。

    玉带胡同内原有藏传佛教寺院同福寺,现已无存。

    图片

    白塔寺夹道多次在影视剧中出现,提起北京的白塔寺几乎无人不晓,但问及毗邻白塔寺一带胡同名称的由来,也许没有多少人能说出子丑寅卯了。

    首先听听这一片胡同的名字:宫门口东岔,宫门口西岔,宫门口一二三四五条和宫门口横胡同,以及东廊下,西廊下等等。围绕着一个字“宫”!那么这里到底有没有宫殿呢?为什么木有看到?告诉你吧,这里还真有非常雄伟的宫殿。

    图片

    图片话说明朝从南京迁都北京后,在现白塔寺的西北方向仿照南京的朝天宫同样修建了一座朝天宫,作为朝廷举行盛典前百官练习礼仪的场所,不仅供朝廷百官演习礼仪,也是文人墨客聚会的场所。

    图片

    图片

    查资料得知:当时宫殿有三清殿、通明殿、普济殿、佑圣殿等十三重殿宇。明宪宗曾赋诗赞曰:“禁城西北名朝天,重檐巨栋三千间”,可见其宏伟壮丽,它的宫门就在现在的宫门口胡同。当时有一首儿歌唱道:“平则门,拉大弓,过去就是朝天宫。朝天宫写大字,过去就是白塔寺”。平则门就是现在的阜成门,拉大弓指当时做弓箭的工匠营,也就是说,在工匠营东边是朝天宫,再往东就是白塔寺。

    童谣是这样唱的:



    平则门,拉大弓,

    过去就是朝天宫。

    朝天宫,写大字,

    过去就是白塔寺。

    白塔寺,挂红袍,

    过去就是马市桥。

    马市桥,跳三跳,

    过去就是帝王庙。

    帝王庙,摇葫芦,

    过去就是四牌楼。

    四牌楼东,四牌楼西,

    四牌楼底下卖估衣。

    打个火,抽袋烟,

    过去就是毛家湾。

    毛家湾,扎根刺,

    过去就是护国寺。

    护国寺,卖大豆,

    过去就是新街口。

    新街口,卖冰糖,

    过去就是蒋养房。

    蒋养房,卖烟袋,

    过去就是王奶奶。

    王奶奶,啃瓜皮,

    过去就是火药局。

    火药局,卖钢针,

    过去就是北城根儿......

    一首童谣说明了北京文化底蕴

    图片天有不测风云,公元1626年8月11日大雨倾盆,雷电交加。一声巨雷在三清殿上炸裂,三清殿顷刻燃起大火,并迅速四处蔓延,结果十三重殿宇全部被毁,宏伟的朝天宫一夜之间化为灰烬。后来贫弱腐朽的明王朝已无力重建朝天宫,明朝末年,只在朝天宫遗址的东北角建了一所道观玉皇阁。年长日久,在原朝天宫的废墟上,百姓们逐渐建起了住房,形成了不那么规矩的胡同,后人以“宫门口”命名。

    图片如今,人们只能从宫门口胡同、东廊下胡同、西廊下胡同,这些胡同名称上,去想像当年规模宏大、气势恢宏的朝天宫了。宫门口留下的是传说,改变的是容颜。

    图片轿杆胡同南起宫门口四条,北至宫门口五条。因形似轿杆,因与西轿杆胡同平行于宫门口五条与四条之间,清称东轿杆胡同。为避免重名改称东教胡同。大、小茶叶胡同,名称来源不详。现胡同内无文保级别四合院。但不乏有三进院、二进院的豪宅。庆丰胡同不知道是否与庆丰包子铺有关?苏萝卜胡同也不知道是不是与吃的萝卜有关系 😁

    图片

    本来就窄巴的胡同,一下子佣入浩浩荡荡近三十人,没办法不造成交通堵塞。

    图片


    图片

    妙应寺位于北京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路北,由于寺内有一座形体硕大的窣堵波式塔,通体洁白,很久以来就被称为白塔,寺也被俗称为白塔寺。

    妙应寺白塔高五十米,塔基面积一千四百平方米,底部有三层折角须弥座式塔座,上承覆钵形塔身,塔身以上有层层叠起的十三层相轮和垂人流苏的华盖,华盖以上是一座高约五米,重有四吨的鎏金宝塔形的塔刹。据史料记载,元代在建塔过程中,特邀着名尼泊尔工艺家阿尼哥参加。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阿尼哥:尼泊尔人,他在中国呆了45年,设计并主持建造了佛塔三座、大寺九座、一座道观和两座祀祠以及大量雕像。其中最辉煌的是北京妙应寺的白塔。为中国佛教建筑立下汗马功劳。

    图片“无影白塔塔无影”,一直是民间描绘白塔独特之处的说法,据说妙应寺白塔无论白天在阳光下或是夜晚月色下,都没有影子。听起来荒唐的故事,现实中并非全无来由。这要从白塔独特的造型说起。白塔是我国现存最大最早的藏式佛塔,塔身呈圆锥形,像一个倒扣的钵,而且塔身上部大,下部小,在阳光或者月光下,塔的影子只能是一个局部。此外,白塔寺周边环境不是很开阔,狭窄的胡同、高低不平的地方遍布四周,在这种条件下,人们也无法看到白塔完整的影子,所以就有了“无影白塔塔无影”之说。


    图片

     


    推荐路线:鲁迅博物馆

    初衷:

    户外的初衷:体验式户外——秉承户外带个我们心灵和身体的感知。

    51旅行户外的宗旨;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与人之间对一份沟通,通过去一个目的地、统一包车、在同一户外平台里对一份友谊的收获。51旅行注重于体验式户外在发展道路上愿和您携手一起翻山越岭欣赏自然之美,一起探索国内外每一个角落



    特别提示:鲁迅博物必须带身份证,白塔寺收费10元(可带京津冀一卡通免费)

    免费活动一人也成行哈哈

    活动报名:坦克 13521610512(同微信)

    活动特点:徒步 半天时间

    活动强度:休闲

    活动时间:2024年2月4号

    集合地点:地铁阜成门B口  

    集合时间:上午 9点30分准时集合

    装备要求:遮阳帽 围巾  相机 饮用水 身份证 自备些零食

    线路看点:古迹 文化 徒步交友

    线路设计:全程8——12公里左右

    此线路领队一次没有走过,介意的别报



    Event Tags

    Recently Participation

    • hah
      Register

      (3个月前)

    • 袁勇
      Register

      (3个月前)

    • 威廉吴
      Register

      (3个月前)

    • 微信用户
      Register

      (3个月前)

    • 微信用户
      Register

      (3个月前)

    • 你自己
      Register

      (3个月前)

    Perhaps you'd be interested in

    Question

    All Questions

    OrganizersMore

    51旅行俱乐部

    51旅行俱乐部

    【关于北京户外】 北京51旅行户外旅行俱乐部位于北京亦庄新城,由一群热爱自然和生活的年轻人组成,致力于发展北京周边及国内外最优质的户外旅行线路,推动队员间互动交流,组织队员开展旅行、徒步、登山、露营、自驾、摄影、等各种户外活动,提供企事业单位、政府学校等团体拓展团建、旅行策划和路线设计、大巴租赁等

    WeChat Scan

    Share to WeChat→

    Event Calendar   May
    M T W Th F Sat Sun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1 2

    免费发布